?5050燈珠在照明領域的應用,是LED行業技術高速發展及“綠色節能照明”概念逐步深入人心的產物。“綠色照明”是國外照明領域在上世紀80年代未提出的新概念,我國“綠色照明工程”的實施始于1996年。實現這一計劃的重要步驟就是要發展和推廣高效、節能照明器具,節約照明用電,減少環境及光污染,建立一個優質高效、經濟舒適、安全可靠、有益環境的照明系統
一、5050燈珠,體積為5.0*5.0*1.6mm,常規5050燈珠電壓為5V,功率為整顆燈珠0.2w,內封三顆紅綠藍發光芯片,按照顏色分可以分為5050白光燈珠和5050RGB多色燈珠,白光燈珠一般為內封藍光芯片配合熒光粉進行光調和形成白光色溫,多色燈珠則是直接封裝RGB等不同顏色的芯片進行發光的方式,現在更是有內封控制ic使得一顆燈珠就有單獨顯示不同色彩的功能的5050內置IC幻彩燈珠,功能多樣,性能更是強大,經過外表和支架膠水等材料的特殊應用,還能達到防水,防硫化防紫外等功能。
(一)5050燈珠從LED行業興起到現在,占據市場大部分份額,其特點鮮明,在早期具有不可替代性,天成照明生產的5050燈珠,具有很多優良的特性,如省電、壽命長、耐震動、響應速度快、冷光源等特點,廣泛應用于指示燈、信號燈、顯示屏、景觀照明等領域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,家用電器、電話機、儀表板照明、汽車防霧燈、交通信號燈等。近年來,隨著隨著天成照明對LED燈珠研究的不斷深入,LED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和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,各種顏色的超高亮度的5050燈珠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其發光效率提高了近100倍,色度方面已實現了可見光波段的所有顏色,其中最重要的是超高亮度白光LED的出現,使LED應用領域跨越至高效率照明光源市場成為可能。曾經有人指出,高亮度的5050燈珠將是人類繼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后,最偉大的發明之一。
(二)5050燈珠發光原理PN結芯片、電極和光學系統組成。其發光體—晶片的面積為10.12mil(1mil=0.0254平方毫米),目前國際上出現大晶片LED,晶片面積達40mil。其發光過程包括三部分:正向偏壓下的載流子注入、復合輻射和光能傳輸。微小的半導體晶片被封裝在潔凈的環氧樹脂物中,當電子經過該晶片時,帶負電的電子移動到帶正電的空穴區域并與之復合,電子和空穴消失的同時產生光子。電子和空穴之間的能量(帶隙)越大,產生的光子的能量就越高。光子的能量反過來與光的顏色對應,可見光的頻譜范圍內,藍色光、紫色光攜帶的能量最多,桔色光、紅色光攜帶的能量最少。由于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帶隙,從而能夠發出不同顏色的光。LED照明光源的主流將是高亮度的白光LED。目前,已商品化的白光LED多是二波長,即以藍光單晶片加上YAG黃色熒光粉混合產生白光。未來較被看好的是三波長白光LED,即以無機紫外光晶片加紅、藍、綠三顏色熒光粉混合產生白光,它將取代熒光燈、緊湊型節能熒光燈泡及LED背光源等市場。
(三)5050燈珠的基本特征
發光效率高的5050燈珠經過幾十年的技術改良,其發光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。白熾燈、鹵鎢燈光效為12-24流明/瓦,熒光燈50~70流明/瓦,鈉燈90~140流明/瓦,大部分的耗電變成熱量損耗。5050燈珠光效經改良后將達到達50~200流明/瓦,而且其光的單色性好、光譜窄,無需過濾可直接發出有色可見光。目前,天成照明將加大力度投入5050燈珠的研究,在不遠的將來其發光效率和多功能性將有更大的提高。
|